r / 这自然惊动了林如海这哥忧心女儿的父亲,他派了个厨子,拿着一本菜谱过来跟姜兆殊交换。
他也是知道姜兆殊好吃的名声的,虽然之前有送了两本菜谱,但林家传承这么久,积累下的菜谱方子无数,这么两三本自然不在话下,不过能够交换出去的都不是什么绝密,哪个世族都有那么些东西是不外传的东西,分出去的次子幼子都不能告诉,更别说是同族了。
如果林如海拿银子来换,姜兆殊可能还不满意,现在他拿菜谱来,这正合姜兆殊的意,他喜滋滋的收下了,然后让厨子在林如海派来的厨子面前做了两遍双皮奶及奶盖,然后那厨子一上手就做得七七八八,不愧是林如海这个巡盐御史府上的大厨,本事不小,看那么两遍就能模仿的差不多了。
林琪觉得大哥送来的点心还好,他们母亲倒是觉得不错,只是这是那个庶出的东西,她不喜欢这个便宜儿子,所以没有吭声,回了普通的一份谢礼,也就是他们厨子做出来的点心两盒,就算过去了。
然后姜兆殊发现,他们还没有说哪一个口味的更好吃呢?难道都一样好吃吗?
他问厨子他们,却只收获了都好吃,各有千秋,说不出优劣。
姜兆殊只好先放下这个问题,去操心原材料。
他嫡母分家的时候送了他两个小庄子,去拜见林如海他又送了他一个小庄子,加起来就有三个了,这三个庄子都不大,好在这三个庄子都是连在一起的,而且都在扬州城的周边,离得比较近,他还没有去看过,打算去看看。
现在牛奶不容易得,也没有专门产牛奶的奶牛,如果可以的话,庄子可以养一些专门用来产奶的奶牛和奶羊,每月定时定量的牛奶羊奶,数量上去了他还能开店卖甜品,在这扬州城没有出现过的点心拿出去卖的话,估计贵太太和小姐都会欢迎。
他现在可没有多少现银,开一间受欢迎的甜品店,应该能带来不小的收益,他需要挣钱。
挣钱做什么?
买各种方子,还有请武师父教他拳脚功夫,这都需要钱。
主子要去庄子巡视,林桂这个管家自然是跟在少爷身边一起去庄子打点的。
如果在庄子上遇到好苗子的话,他还要负责把人带回来,带回来的小子丫头稍加培训就能顶用了。
自家庄子上的人身家清白,比跑去人牙子那里买那些来历不明好多了,而且自小就是林家的人,对林家的忠心度向心力都比外面的人好的多。
况且在这庄子上的出路看得到头,看着自己的子女被带到主人身边,前途无量,还留在庄子上的人会更加忠心耿耿,为主子更卖力的干活。
听到林桂隐晦的表达了这个意思,姜兆殊表示:你说的有道理。
真是人生处处是学问啊。
不过姜兆殊有些怀疑,跟在主人家身边,随时卑躬屈膝的,这真的是一个好出路吗?留在庄子上,天高皇帝远,自己当家作主不是更好吗?
林桂表示大少爷想的有点天真,庄子上能有什么好出路?
庄子上的出息是固定的,不像是商铺,有亏有赢,分给奴仆的收益就这么些,除了庄头日子好过一些,其余的人每天要干活下地,吃的也差,哪里比得上进府,可以跟在主人家身边,干的活轻松、吃的穿的上一个档次不说,跟在主人身边可以长份见识也不是留在庄子上、一直不出去的人能够比拟的。
姜兆殊对比了一下,留在府上的话,干活就是洗衣服,打扫,砍柴,护理花园子之类的,但是留在庄子上的话,这些他们要做,还得要下地干活。
言而总之,总而言之,去主人府上,对于留在庄子上的人来说是最好的前程。
姜兆殊默然,对于普通的平民老百姓来说,他们是良民,日子不好过也还有奔头,自己没钱没有学问,可以供养自己的儿子、孙子,只要有一个考取功名,那就是挣脱了土地,可以翻身做主,但是如果卖身为奴,三代内不得科举,身为奴仆,就在固定的一亩三分地内打转,赎身,说的轻巧,又哪是那么容易?
赎身后以什么为生都成为问题,更别说供养子孙上进了。
大部分的人一卖身为奴,就是终身为奴了。
如果卖身的主家有钱有势,对奴仆也不差,就会代代为仆,成为家生子,就像林桂,他爷爷那辈就卖身进林家,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三辈了,他的子女也长大成人,也在林家上工糊口,除了伺候主子,让他们一家赎身出去下地干活,那是一窍不通,很可能饿死。
再者,赎身出去后说是良民,但良民就是平民,也就是没有依靠的普通老百姓,要是受了什么委屈,往往没有途径得到伸张,哪像在林家,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,只要不犯错,怎么也有一口饭吃。
姜兆殊心情复杂的去了离得最近的一个小庄子,这是他的嫡母分给他的,这个庄子不大,有两百多亩水田,一百亩山地,水田通通种水稻,山地则是种植了玉米、红薯、豆子等等之类的杂粮。
现在他们府上吃的大米和蔬菜